1949年11月25日傍晚,梧州勝利解放。梧州解放及剿匪時的情景,就像電影一樣,時常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梧州解放了
1949年11月24日前,迫于解放軍的凌厲攻勢,國民黨的武裝部隊早就撤退了。余下的國民黨黨政機關頭目,以及部分軍警,也于24日倉皇逃走。這時解放軍還沒有進城,梧州進入了一個“真空狀態(tài)”。
在這種狀態(tài)下,梧州人民盼望解放軍早一點到來,梧州早一點解放。但在盼望的同時,又有一些焦慮:一是擔心國民黨會炸毀工廠,破壞城市;二是擔心國民黨搞“假撤退”,引誘共產(chǎn)黨人“走出來”,然后殺一個“回馬槍”,把共產(chǎn)黨人趕盡殺絕。形勢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
我地下黨對當時的形勢和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早有準備:
首先,是組織黨員、團員認真開展“護廠、護城、護校”的斗爭。其中特別重視保護水電廠和廣西火柴廠。
其次,通知黨員、團員提高警惕,提防“真空”時國民黨搞“假撤退”,暫時不要公開身份和搞公開活動。
再次,布置地下黨間接掌握的“愛國民主人聯(lián)誼會”的黃仲庵、黃天澤(黃紹竑兄弟)、劉玉璇等武裝人員200余人,負責維護社會治安,保護社會秩序。
因此,在24-25日這兩天“真空”時段,梧州社會治安基本穩(wěn)定,國民黨破壞城市的陰謀被粉碎。市面上各行各業(yè)照常開門營業(yè),群眾生活照常,沒有發(fā)生動亂和“燒、殺、搶”情況。這是我地下黨團員努力斗爭的結果,他們?yōu)槲嘀輨倮夥抛鞒隽酥匾暙I。
1949年11月25日傍晚,下午約6時左右,人民解放軍從河東北部入城,梧州解放了。
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第四十軍,從河東城北桂江邊的“十二步梯”進入梧州。他們一路沿桂林路、四坊路、九坊路、五坊路向全城進發(fā),首先占領了國民黨的偽專署、偽蒼梧縣政府、偽警察局、大中路的重要建筑廣西銀行以及各重要地點。解放軍進城時,地下黨團員和廣大市民群眾以好奇又親切的眼光,站立在街道兩旁,熱情地歡迎解放軍的勝利到來,很多群眾自發(fā)燃放鞭炮。部分黨團員則到街上貼標語:“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毛主席萬歲!”梧州全城沸騰起來了,人民群眾熱烈歡呼梧州解放。
梧州終于完整、和平、順利地回到了人民手中。
充分發(fā)揮地下黨的作用
梧州解放后,我地下黨的急迫任務,就是迅速與解放軍聯(lián)系。地下黨城工委書記羅杰林同志和我去見了四十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張烈同志。張部長問我們的聯(lián)絡暗號,羅杰林同志說是“長江”,張部長說不對。原來我們地下黨的聯(lián)絡符號是“長江”,華中解放后,華南分局改為“羅康”,但因為戰(zhàn)事緊張交通阻塞,來不及通知我們。
張部長對我們進行了“考試”和“測驗”。張部長一一向羅杰林同志詢問有關黨的歷史、領袖人物及重大事件,羅杰林同志則詳細作了回答。經(jīng)過長談,張部長終于相信我們是真的共產(chǎn)黨,態(tài)度比來談話前熱情親切許多,隨后便帶我們去見四十軍的軍長。
軍長親切地同我們談話,詢問梧州及地下黨的有關情況,詢問向平南和岑溪、容縣如何走?有多少路程?如何渡江?還問能否找到十萬分之一的當?shù)氐貓D……我們如實作了回答,后來找到了地圖并交給了解放軍。
和解放軍聯(lián)系上后,我們第一個任務就是要迅速向廣大群眾宣傳。我和陳志明同志,找到當時南環(huán)路新光電影院的周易文,說明我們要借用電影院的廣播設備。我組織黨團員及進步青年史習莊、周邦珉、何明世等十多人,到新光電影院向群眾作廣播宣傳。當時廣播宣傳的內容有“人民解放軍布告”、“黨的工商業(yè)政策”以及梧州解放了,我們應如何相信共產(chǎn)黨、擁護共產(chǎn)黨等, 同時播放“解放區(qū)的天是明朗的天”等歌曲。頓時,南環(huán)路新光電影院門前站滿了群眾,大家都在認真地聽共產(chǎn)黨的第一次廣播,場面非常熱烈。
國民黨敗走了,共產(chǎn)黨勝利了,梧州解放了,地下黨從“地下”走到了“地上”。黨組織的任務是立即建立人民治安委員會,作為臨時過渡政權機關。羅杰林同志找我具體研究確定了治安委員會的成立、組織機構以及工作人員名單。由羅杰林同志任人民治安委員會主任,梁成業(yè)同志任副主任,我任主任秘書(即秘書長)。委員有黨員陳堅、王長春、盧迦等,有愛國民主人士黃仲庵、黃天澤、劉玉璇等。委員會下設秘書組、治安組、支前組等。所有黨團員則具體參加各組工作,把黨的工作同人民治安委員會的工作結合起來。
梧州解放后第三天,人民治安委員會成立并向市民公布后,大家按分工緊張地開展工作:黃漢云同志找來禾草及渡船,讓解放軍順利渡江;我和劉德謙同志到銀行做工作,籌集了二十余萬銀元供給解放軍使用;黃半文、譚玉精通過民主人士王培之等,在商界籌集了大批糧食供給解放軍;陳峰等同志則全力負責社會治安。大家工作非常緊張,日夜奔忙。黨組織及人民治安委員會在特殊時刻,充分發(fā)揮了臨時政權機關的作用,為軍事管制委員會及市人民政府成立和開展工作打下了基礎。
剿匪反霸
梧州解放后,隨即成立了軍事管制委員會,開始接管工作。我被派到文教接管委員會,任新聞組組長,負責領導對國民黨報紙的接管工作。
1949年12月初,成立了中共梧州市委員會及梧州市人民政府,組織派我到市委宣傳部工作。后市委又成立了一個文工團,由我兼任團長,團員有三十多人。我們通過歌詠、街頭劇、口頭宣傳等形式,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揭露國民黨的罪行,號召群眾擁護共產(chǎn)黨,擁護解放軍,擁護人民政府,支援前線,對群眾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1950年4月,地委決定將原屬市委的文工團改為梧州地委領導,改稱地委文工團(梧州解放初,市委屬地委領導),我兼任團長。文工團歸地委領導后,由于工作需要,曾到藤縣、桂平搞征糧工作及宣傳工作,文工團既是文藝隊,又是工作隊。
國民黨潰敗前在廣西有計劃地布置一大批敵特人員及武裝分子潛伏下來。這些殘余勢力在解放后便勾結農(nóng)村的地主惡霸和土匪,組成“反共救國軍”,成為“政治土匪”。據(jù)廣西軍區(qū)后來統(tǒng)計,全省土匪共約五十多萬人。土匪到處襲擊革命政權,殺害基層干部和群眾,搶劫公糧和群眾財物。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后,廣西土匪企圖配合潰敗臺灣的國民黨反攻大陸,活動更加猖獗,僅梧州地區(qū)蒼梧縣,在廣平、京南、長發(fā)、獅寨、思委等地,就發(fā)生多起土匪暴動。廣平區(qū)委書記龐國忠等8位同志,京南5位農(nóng)會干部慘遭土匪殺害,土匪氣焰極為囂張。
1950年12月,解放軍部隊及梧州地委根據(jù)中央及省委指示,在梧州地區(qū)迅速開始剿匪行動。按照統(tǒng)一部署,首先實行封江,在潯江、桂江禁止一切船只往來航行,隔斷土匪南北聯(lián)系,切斷土匪逃往廣東的退路。部隊對土匪實行分割包圍,分片圍剿。
為廣泛發(fā)動群眾,配合部隊剿匪,梧州地委成立了兩個地委機關工作隊。其中一隊主要成員是地委文工團團員,工作隊隊長是謝玉嬋(時任地委組織部科長),我任副隊長,政委是張家城,隊員有四十多人。這樣,文工團又成為剿匪工作隊。
我們先到平南武林,參加了在大安舉行的公審土匪大會,被槍斃的土匪頭目有二十多人。之后,隨著剿匪形勢的發(fā)展,工作隊又奉命轉移到藤縣太平。
太平是藤縣北部的重鎮(zhèn),扼守東往梧州、北上蒙山、桂林的交通要道。當時,以甘競生為首的國民黨殘余土匪,盤踞于大瑤山,并以大瑤山為根據(jù)地,在藤縣、蒼梧等地活動,勾結地主惡霸,組織土匪隊伍,到處襲擊革命新生政權。
1950年5月,國民黨藤縣民團司令黃杰生,率領土匪及不明真相的群眾共千余人,兩次攻打太平,都被解放軍部隊擊退。土匪還經(jīng)常襲擊太平四周各村農(nóng)會,殺人放火,肆意搶劫。
1950年底,根據(jù)中央指示,廣西集中力量進行剿匪,土匪紛紛敗退。我們工作隊是在解放軍部隊包圍、追剿大瑤山土匪后進人太平的。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地方進行清匪反霸工作。工作隊到達太平后,即與太平區(qū)黨委、政府聯(lián)系,并決定將工作隊編為若干小組,分別到太平各村扎根串聯(lián),發(fā)動群眾,進行清匪反霸工作:
一是發(fā)動群眾,揭發(fā)控訴土匪罪行。土匪的罪行非常殘忍,有些群眾被土匪抓去后,被剝皮抽筋,心肝還被土匪炒來吃。有個惡霸,用人膽來浸酒。群眾編成山歌來控訴:“太平河水清又清,良垌出了個吃人精,但用人膽來浸酒,你說槍斃該不該?”通過召開群眾大會,揭發(fā)、控訴土匪罪行,使群眾看清土匪的兇殘面目,激發(fā)群眾對土匪的憤恨,提高群眾參加剿匪的積極性。
二是宣傳黨的政策,動員、號召土匪自新。對受蒙蔽、被脅迫當土匪的,只要向政府自新,又沒有血債的,一般不予追究;能協(xié)助部隊剿匪,立功的還給予獎勵。我們做土匪家屬的工作,由他們動員其當土匪的親屬回來向政府自新。在部隊剿匪高壓態(tài)勢和黨的政策感召下,不少土匪紛紛向政府自新,大大分化瓦解了土匪隊伍。
三是追繳土匪惡霸各種武器。我們發(fā)動群眾檢舉、揭發(fā)、追繳土匪、惡霸暗藏或散落的各種槍支,從根本上削弱土匪的力量。我們用收繳上來的武器,為每個工作隊隊員都配備了槍支(原來只有部分隊員配槍)。這樣,工作隊成為名副其實的武裝工作隊了。
四是配合部隊和地方政府,切斷土匪與外界的聯(lián)系及物資供應。我們在道路設卡放哨,盤查可疑人員,嚴禁向山上運送物資。土匪得不到信息,變成聾子、瞎子,沒有物資接濟難以生存,走投無路。不少土匪被困山中,饑餓難挨,只好下山向政府自新。
五是貫徹“寬嚴結合”原則,堅決鎮(zhèn)壓罪大惡極的土匪惡霸。在發(fā)動群眾控訴土匪惡霸罪行的基礎上,召開群眾公審大會,槍斃了土匪和通匪的地主惡霸,大大震懾了土匪惡霸的囂張氣焰,鼓舞了群眾的士氣和信心,群眾拍手稱快,社會治安得到初步穩(wěn)定。
在剿匪清匪取得初步勝利后,工作隊進一步深入發(fā)動群眾,實行退租退耕(當時廣西農(nóng)村還未開始土改),使農(nóng)民不但覺得在政治上翻了身,而且在經(jīng)濟上也得到了實惠。廣大貧苦農(nóng)民進一步提高了階級覺悟,更加擁護共產(chǎn)黨,擁護新生政權,剿匪反霸打開了新局面。
1951年5月,廣西大規(guī)模剿匪勝利結束。
1951年7月1日,工作隊勝利回到梧州。
(3800字)責任編輯:傅燕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