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市籌辦第一屆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當時我在市文化新聞出版局分管文藝工作,接到了邀請粵劇名家的任務。
說到粵劇名家,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德藝雙磬的粵劇一代宗師紅線女,能邀請她出席我們辦的粵劇節(jié),那自然能為這次盛會增添不少光彩,但當年紅線女已經(jīng)87歲高齡了,出席活動越來越少,誰也沒信心能請得動她。我詢問廣東粵劇藝術發(fā)展中心的葉建偉,對方也說沒什么把握。為此,我們籌備小組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親赴廣州邀請紅線女。
見到紅線女,是在廣州的粵藝排練場上。我們很驚訝,如此高齡的紅線女仍在一招一式、一字一腔親力親為地指點著年輕的粵劇演員。她看上去氣色很好,身體也很健康。認真地傾聽了我們的來意,她也很驚訝,表示廣東省沒舉辦過廣東粵劇節(jié)(只有廣州市舉辦的羊城粵劇節(jié)),而我們能舉辦廣西的粵劇節(jié),很好;而且現(xiàn)在正是全國藝術院團改制之際,還能認真籌辦粵劇節(jié),不簡單!她說就沖著這兩點讓她驚訝的地方,她一定出席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原本以為很困難的任務,沒想到在彼此的“驚訝”中很輕松就完成了。
紅線女出席第一屆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的消息傳開了,梧州的粵劇愛好者奔走相告,弄得粵劇節(jié)開幕式的門票一票難求,真是精彩無限,座位有限。開幕式當日,紅線女如約而來。她表示要在開幕式上為觀眾演唱兩首粵曲,同時她也很認真地和我們研究十八大召開后黨的文藝方針政策和當前的文藝工作狀況,表示也要在場上和觀眾們做一番交流。老人家的熱情讓我們感動,但由于緊接下來有一場粵劇大戲演出,我們把開幕式的流程安排得很緊湊,我們也有把開幕式時間拖得太長的隱憂。
開幕式的舞臺后臺,演員們看到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也早早地到來提前候場,靜靜地醞釀發(fā)言和表演,大家知道她是紅線女,都為她的職業(yè)精神感動,也自覺地不去干擾她。不一會,她看到旁邊有年輕的演員在練習著身段,于是主動地走過去,細心地糾正一些動作。這下,提前候場的演員們都圍了過去,在舞臺候場的間隙接受粵劇宗師的指導,也是人生難得的一段經(jīng)歷呀。開幕式正式開始,紅線女登臺,簡短的交流,第一句就說:“梧州能辦這一屆粵劇節(jié),不簡單,不簡單!”這話讓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都感到了十分的慰藉。接下來,一曲經(jīng)典的《荔枝頌》,在紅線女悠揚靚麗的聲腔中第一屆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精彩開幕。
開幕式結(jié)束后,我們商討紅線女出席活動的勞務費,結(jié)果紅線女拒絕任何酬勞,陪同的人員說紅線女愿意義務為粵劇藝術站臺!
短短的接觸,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一代粵劇藝術宗師的風范。時隔一年,2013年12月8日,忽然傳來紅線女在廣州病逝的消息,一年前的一曲《荔枝頌》成了老人家在梧州的絕唱,讓人不勝唏噓:世間已無紅線女!
然而紅線女為發(fā)展粵劇奔走的身影永刻在我們心里,她為粵劇藝術做出的貢獻,為弘揚粵劇的無私精神,依然在粵劇藝術的后繼者中傳承。今年,我們繼續(xù)舉辦第二屆廣西(梧州)粵劇節(jié),就是對她的藝術精神的最好的傳承,也是對一代宗師的最好的紀念。
潘康進